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创新服务 >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

【规划方案】上海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 沪经信规〔2021〕1184号

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,是制造强国、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是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培育新动能、构筑新优势、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机遇期。为更好地服务“五型经济”,助力“五个中心”建设和城市数字化转型,提升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和创新力,编制本规划。

一、“十三五”时期发展回顾

“十三五”期间,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围绕软件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平台化发展和信息服务业能级提升,软件业优势地位持续巩固,信息服务业跨界融合能力不断增强,在线新经济赋能作用凸显,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前瞻布局加速,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,基本完成“十三五”规划目标任务。

(一)产业规模快速增长,产业结构持续优化

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,产业规模稳步提升。到2020年底,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10912.97亿元,较“十二五”末增长81.6%,增加值3250.74亿元,较“十二五”末增长85.4%,占全市增加值的8.4%,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1.5%,完成“十三五”增加值占比目标。其中软件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395.9亿元,较“十二五”末增长81.4%;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484.37亿元,较“十二五”末增长244.4%。

(二)软件产业创新动能强劲,行业优势地位稳固

软件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,研发能力稳步提升,产业发展成效显著。“十三五”期间软件产业研发经费支出2686.6亿元,较“十二五”增长277%,年均增长26.5%。基础软件方面,操作系统、数据库、通用办公软件等研发力量加速集聚,共性基础技术支撑能力显著提升,创新成果涌现,信创基础软件产品体系基本形成。基础软件与应用系统兼容适配性不断提高,信创生态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,产业化成效显著。工业软件方面,在钢铁冶金、轨道交通、汽车、石油化工、网络通信等产业领域达到国内领先,其中钢铁冶金领域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50%以上,高铁调度指挥系统领域占70%以上,汽车电子领域占30%。行业软件方面,在工业控制、轨道信号控制、交通物流等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,港机设备占全球港机设备市场份额的78%。信息安全方面,集聚了一批国家专业机构及企业实验室,树立了工业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网络安全创新应用标杆。

(三)信息服务业蓬勃发展,新业态新模式涌现

以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与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契机,信息技术跨界融合能力进一步增强,在线新经济蓬勃发展,在金融、文娱、生鲜电商零售等领域创新业态模式。金融服务领域,形成了第三方支付、互联网保险、互联网消费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,其中第三方支付占有国内市场份额的50%以上。文化娱乐服务领域,网络视听、网络文学、网络游戏等快速发展,其中在网络文学领域拥有全国90%的市场份额,在网络游戏领域市场份额超过30%。商贸流通及生活服务领域,依托数个聚合类互联网应用平台,培育了生鲜电商、直播电商、社群电商、O2O等新业态,形成了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的新模式,涵盖了衣、食、住、行、用、娱、学等多样化的本地生活服务,拥有全国市场份额的70%。

(四)产业集聚效应凸显,园区建设提质增效

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快,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。目前已建成市级信息服务产业基地35家,构成“十四五”期间新一轮产业空间的基本格局与重点支持对象。在园区建设方面,市西软件信息园、浦东软件园三林园、市北高新园东区、紫竹园区研发基地二期等扩容项目建设陆续开工,“长阳秀带”“张江在线”两个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启动建设。在重点企业集聚方面,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行业头部企业加快在沪集聚。

(五)创新技术前瞻布局,强化科技赋能效用

“十三五”期间,成立了上海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基地、上海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委会,“产学研用测”发展闭环基本形成。推动金融科技创新,搭建上海金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联合攻关基地,建设金融信创技术指标与设计规范体系研究实验室、制定金融行业信息基础设施技术指标体系、安全规范体系,以及相应的各类设计规范。加快云计算技术推广,实施“云海计划3.0”,在制造业、金融、航运物流领域打造示范平台,推动超11万家企业上云。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,在金融科技、商品溯源、信用体系、工业互联网和航运物流等领域,树立了多个应用标杆;成立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与上海区块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发布《区块链技术安全通用规范(T/SSIA 0002-2018)》和《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标准》。

(六)产业环境日臻优化,政策引导机制保障

“十三五”期间,积极落实软件和集成电路、人才引育、在线新经济等领域的产业政策,加大对中小及高成长型领军企业在税收、投融资、企业培育、技术研发、知识产权、应用推广、专项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,累计惠及638家企业;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,鼓励产业创新,累计支持高端人才4.6万人次,为集成电路企业设计人员、核心团队发放专项奖励8亿元;发布“在线新经济23条”,鼓励赋产赋能与业态模式创新,在远程办公、在线金融服务、在线文娱、在线生鲜电商零售等领域培育近20家上市企业。建立由产业部门、监管部门共同牵头的工作机制,开展企业注册制改革、项目审批改革等试点。建立完善主动服务、定时沟通的在线新经济重点企业服务机制。

二、“十四五”面临的新趋势和新要求

(一)参与全球竞争,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

近年来,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,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,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、辐射范围之广、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,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、重塑全球经济结构、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。数字经济健康发展,可以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、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,协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,实现跨界发展,打破时空限制,用好国内国际两种市场,延伸产业链条,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,正成为“后疫情时代”构筑新发展格局,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动能。

(二)战略地位关键,把握城市发展新机遇

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、创新发展先行者,“十四五”期间,上海面临着国家赋予更大使命、开展先行先试的新机遇。牢牢把握上海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心节点与战略链接、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机遇,切实转变发展方式,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,实现更高质量、更有效率、更加公平、更可持续、更为安全的发展。以提升软件业核心竞争力为产业之魂、以创新信息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动力之源、以网络安全能力建设为安全之基,放大数字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,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引擎,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供支点,实现国际数字之都建设目标。

(三)产业价值凸显,构筑核心竞争新优势

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从单点突破向融合突破演进,从单个应用向集成化应用延伸,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成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引擎。“软件定义”方兴未艾,AIOT、云原生、元宇宙、量子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动能澎湃,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规模将实现新跨越,发展方式将向创新力与产业要素双轮驱动转变,关键技术、龙头企业、高端人才等成为核心资源;竞争态势向产品、服务及供应链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端迁移;市场需求更加多样化,内容、服务、场景、终端、供应链和产业链等的垂直整合程度不断加深。

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和挑战:一是关键核心技术亟待增强。关键领域软件供给能力不强、关键环节创新动能不足,核心技术领域仍存在关键短板。二是产业人才增速放缓。产业高速发展与区域性人才竞争加剧,上海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、中高端人才供需矛盾突出。三是产业生态竞争力有待提升。领军企业偏少偏散,生态集聚有待增强,资本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较弱,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。

三、总体思路

(一)指导思想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会精神,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浪潮,紧紧围绕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,加快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目标,立足建设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,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,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,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,提升城市软实力。以软件、信息服务、网络安全为引领,夯实产业发展根基,壮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体系,拓展在线新经济应用边界,探索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催生的新业态和新模式,建设网络安全产业创新高地,夯实城市数字化转型安全底座,前瞻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,引领科技创新,持续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,使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成为引领上海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。

(二)基本原则

创新引领。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,集聚优势创新资源,支持自主研发、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,破解信息技术关键难题。不断探索新业态新模式,鼓励企业技术创新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,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,推动产业质量数量双提升。

要素驱动。深化人才、数据、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,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,提高要素配置效率,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,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。

开放包容。建立并完善信息技术开源生态,兼收并蓄。试点部分场景向社会开放,鼓励应用创新。依托国内市场,优化供给结构,改善供给质量,畅通国内大循环,吸引全球资源要素,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,积极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。

安全可控。鼓励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,打造信创产品生态体系,促进规模化推广应用。探索创新网络安全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模式,筑牢数字化转型安全底座。

(三)发展目标

到“十四五”末,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,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,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要突破,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,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。

产业规模:经营收入超过15000亿元,年均增长高于全市服务业平均水平,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%左右,其中软件业营收达7700亿元,信息服务业营收达7000亿元,网络安全营收超300亿元。

产业创新:软件累计研发投入超4500亿元,年均投入占软件业营收的比重超10%,年均增长约10%。规上企业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%。

企业发展: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数量达到20家,年经营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超过1000家,其中超100亿元企业20家。上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超过330家。

人才建设:从业人员数量达到120万人。规上企业从业人员中拥有大专及本科学历者占比超过80%,其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比超过20%。

产业布局:产业空间分布合理、错位发展、功能互补,建设并优化35个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总布局,基地连锁品牌数量达到5个。

四、发展重点

(一)固本创新,提升软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

围绕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,及电子信息、生命健康、汽车、高端装备、先进材料、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应用,继续巩固软件产业的优势地位,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,填补一批国内空白,推出一批打破国际垄断的高端产品,推广一批规模化应用。全面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,推动“上海制造”转向“上海智造”。

基础软件。进一步加强在操作系统、分布式数据库和中间件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。聚焦指令集、新型计算架构、内核架构、多核CPU调度、并行处理、虚拟化、异构加速、人机交互、应用调度、数据模型、分布式等关键技术,提升基础软件的产品力。以开源开放汇聚创新资源,面向云计算、物联网、智能网络企业、智能控制与决策等新终端、新计算场景,提升新型操作系统、分布式数据库、图数据库、实时数据库、机器学习框架、通用算法簇等新兴基础软件供给能力。加快基础软件在金融、能源、电力、交通等重点行业的规模化推广应用,不断完善基础软件产业链生态。

工业软件。重点发展面向工控领域的实时操作系统、车载操作系统、车控操作系统、全内存分布式数据库、工业云操作系统,赋能智能工厂建设,实现电子设计自动化(EDA)、辅助分析(CAE)、辅助制造(CAM)、辅助工艺规划(CAPP)、全新一代控制系统云化(PLC)等关键技术突破。关注基本功能组件和设备状态监测分析诊断系统,提高智能仪表、工业机器人、高端数控机床等的智能水平,强化工业软件与工业互联网、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、云边计算等的融合带动效应。

行业软件。面向金融、医疗、能源、物流等重点行业应用需求,强化银行、证券、保险、期货等领域关键核心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,推动智慧医疗、分布式能源、智慧物流等行业软件研发,强化系统集成,引导链式融通,形成面向场景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三层架构的行业软件新供给。

平台软件。加快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、北斗导航等领域平台软件的研发与应用,聚焦云原生、云中台、多源异构数据处理、大规模并行数据库、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、决策辅助、隐私计算、商用密码等前沿技术攻关。支持低代码、小程序、轻应用等轻量化平台软件融合发展与规模化应用推广。

专栏:信创软件行业应用工程

推进金融等重点行业信创软件应用。加速信创芯片、数据库、中间件等基础软硬件的迭代升级,以应用促创新,以应用促完善,提高信创软件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先进性。编制上海信创知识图谱、开展优秀信创解决方案评选和信创实施能力评估,鼓励发展基于金融等行业信创的应用软件,完善基于信创软件的集成服务和运维保障能力,满足行业客户的场景应用,构建上海软硬件生态体系。

推进工业软件重点行业重大客户应用。评估工业软件产品成熟度,编制上海市工业软件推荐目录,鼓励行业客户优先使用目录产品。探索首版次软件保险补偿机制政策,鼓励保险企业出台软件质量安全责任险等险种,充分激发保险功能,帮助用户单位打消使用顾虑,推动一批首次面市的创新型工业软件实现规模化应用。

开展优秀信创软件解决方案应用推广行动。在航天、航空、船舶、半导体、交通、建筑、医疗、文化等领域推广优秀信创软件解决方案。开展优秀信创软件解决方案评选活动,在相关行业定向推广,鼓励行业协会、公共服务平台等第三方机构,搭建行业软件产品供需对接会,不定期组织开展项目路演、宣传推广会、技术研讨会,提高信创行业软件的市场认可度和占有率。

(二)推陈出新,激发在线新经济赋能带动活力

服务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新需求,做强信息服务细分领域,大力发展在线新经济,以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为契机,以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,以产业集群、重大应用为牵引,加快发展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着力培育一批信息消费领军企业,打响新生代互联网经济品牌。

协同办公。顺应远程办公、在线研发、协同设计等需求,发展无边界协同、全场景协作的云上办公新模式。注重运用5G、AR/V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开发全场景办公协作云服务及系统解决方案,强化远程互联信息和数据安全。鼓励研发支持云端互联,汇聚数据,集成功能,改善在线沟通、协作效率的云应用和数字化解决方案。支持发展全球资源协作和共享服务平台,增强高端、复杂产品研发设计在线协同能力。

文化娱乐。加速发展网络视听,依托音频、短视频、直播和影视类载体,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服务应用于优质向上内容创作。推动音视频大数据处理、全媒体智能播控、超高清视频制播等平台建设,不断提升在线文娱的创新性与互动性。顺应信息消费新趋势,重视提升用户体验,进一步推动网络游戏、网络文学、动漫电竞等线上娱乐健康发展。培育有海外影响力的原创IP,拓展数字内容发行推广渠道,发展数字外包服务,加快数字产品出海步伐。鼓励在线教育模式创新、生态完善、规范发展,做优做强线上职业学习服务,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。

金融科技。加快金融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,重点支持新兴移动云服务技术、虚拟化技术、加密技术协同攻关,提升金融科技创新支撑能力。按照人民银行部署,推进数字人民币线上线下应用场景探索,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参与数字人民币生态系统建设。支持大数据征信、科技保险、数字金融、无感支付等新业态,创新在线金融服务。培育集聚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金融科技龙头企业,创新一批金融信息服务品牌。

商贸流通。支持发展数字商业新模式,推动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“两网贯通”,加快消费力与生产力双向转化。支持优选生鲜、新零售、数字供应链、直播电商、在线鉴别、云上会展等新模式发展,增强商业场景的信息技术深度应用。鼓励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,不断优化物流配送机制,提升效率,改善服务体验。

生活服务。推进互联网在居民生活、交通出行、医疗健康等领域应用,拓展数字家居体验。推进医疗、养老等生活服务线下线上互通互认,培育远程医疗、体征监控等在线新模式。加快北斗导航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交通出行相融合,结合管控信息、交通状况等优化出行路线,提高匹配效率和车辆利用率。推动零售、医疗、餐饮等行业应用无人配送,实现冷链物流、限时速送、夜间配送,保障“最后一公里”送达。

专栏:在线新经济生态汇聚工程

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建设行动。立足“长阳秀带”,打造产业能级高、集聚辐射能力强、赋能带动作用大的总部企业机构群落,汇集在线新经济的技术、内容、产业、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及应用场景,形成在线新经济发展示范区。立足“张江在线”,把握在线新经济“硬核技术、融合创新、极致创业、奋进发展、Z世代人群”核心特征,依托张江科学城高浓度创新、高质量产业、高品质生活、高充沛人才的综合优势,以龙头企业为牵引打造在线新经济产业生态圈。发挥虹桥商务区国际枢纽与产业集聚优势,辐射长三角,打造在线新经济发展集聚区。

新生代互联网企业培育行动。通过市区两级政策联动,支持一批在线新经济领域创新型头部企业和领军企业快速壮大。引导支持风险投资、创业投资、股权投资等机构投向在线新经济领域,鼓励该领域的高成长型创新企业在科创板上市。培育一批爱国敬业、诚信守法、勇于创新、推动变革的新生代企业家群体。

信息消费“百千万”提升行动。固化百种新数字应用场景、培育千种信息消费佳品、赋能万家企业数字化转型,引导信息消费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围绕5G+、VR+、北斗+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、产品升级,打造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融合示范应用场景,助力经济、生活数字化转型。推进新型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建设,形成数字生产生活生态与特色体验相融合的消费体验新地标。

(三)突破立新,壮大网络安全产业保障能力

贯彻网络强国重要思想,实施产业创新高地行动计划,坚持关键保障和市场服务两手抓,推进技术攻关和制度创新双突破,着力布局前沿尖端技术领域,创新网络安全服务模式,深化场景应用安全需求开放,全力构建产业创新生态,推动上海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网络安全产业创新高地。

做强供给。围绕下一代通信安全、数据安全、云计算安全、生物识别安全、漏洞智能治理等领域,开展核心技术攻关,积极探索拟态防御、可信计算、零信任安全、量子安全、安全智能编排等新理念、新架构,推动网络安全理论和技术创新。发挥密码技术产业优势,加快在密码算法、密码协议、专用芯片等领域的产品研发;推进CPU芯片、操作系统、中间件、安全软件等基础软硬件产品研发、生产及适配工作;推动资产识别、漏洞挖掘、边界防护、入侵检测、数据保护、反欺诈、追踪溯源等网络安全产品创新升级。

创新服务。倡导“安全即服务”理念,推动网络安全从产品向服务供给转型。服务模式创新,针对网络安全专业性强、技术演进快的特点,支持“大带小组团服务”“安全集成服务”等。服务内容创新,聚焦网络安全专业增值服务、一体化运营服务、高端定制化服务等。推广机制创新,培育面向网络安全领域的商业保险技术、产品、管理、服务创新能力,构建覆盖多层面、全生命周期的网络安全保险补偿机制。

推广应用。服务城市数字化转型,在工业互联网、数字新基建、人工智能和数据安全流通等领域,形成规模性的网络安全新需求。深化重点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制度落实和保障体系建设,推动重点产业领域及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示范工程。加快形成覆盖5G、大数据中心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御体系,推动电信、交通等重点行业信创应用。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等关键场景推动智能安全防护体系建设,以金融、医疗等领域智能产品服务的安全评估分级,引导厂商强化技术保障能力。围绕数据应用合规要求,加快建设公共数据安全运营机制、企业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类分级管理、深化个人信息保护;加快推动本市数据综合立法,加强跨境数据流通、数据交易等的安全保障。

专栏: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工程

载体建设。立足普陀区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示范园,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安全保障需求,打造综合性功能型网络安全产业示范区,争创“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”。立足松江泗泾,集聚技术产品研发龙头,深化协同创新和应用示范,打造国家密码科技创新基地。在车联网、金融科技、人工智能等新应用领域,组建产学研用一体的网络安全协同创新中心。

政策供给。推动市区两级支持政策联动,落实重大项目“一企一策”机制。积极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,支持企业技术创新、参与本市和国家重大专项。推动实施企业“正面清单”制度,优先开展产品检测与资质认证,缩短产品上市周期。优化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机制,明确公共部门和重点企事业单位网络安全投入占比,引导形成网络安全有效市场需求。

生态完善。建设综合性测评机构,推进测评内容模块化和结果互认,降低应用资质门槛。协调市区资源,引导社会资本设立本市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投资基金,为企业获得创业投资、股权融资创造便利条件。鼓励金融机构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,支持标杆型企业上市融资。完善本市重点行业网络安全管理技术规范,加强网络安全产品服务标准制定,引导有效需求释放。

(四)融合育新,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前沿引领能力

把握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边缘计算、区块链、量子技术、5G、扩展现实等多种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大趋势,引领产业发展新方向,服务数字化转型新浪潮,抢抓国际产业转移和再分工机遇,助推产业发展动能转换、质量双升。

人工智能+大数据。深入推进海量数据驱动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演进,助力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。支持涵盖通用算法集、知识加工、深度搜索、可视交互等关键技术的开放平台、工具集的研发和产业化。推动海量数据采集、清洗、存储、挖掘、分析、可视化算法等技术创新。鼓励开放搜索、电商、社交、音视媒体等社会数据,推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应用,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,并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建设。加快开源生态体系建设,协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研发与规模化应用推广。

云计算+边缘计算。加快推动软硬一体、云边协同的云、边、端一体化产品研发与应用,赋能产业链协同转型。加强异构计算、新型云系统和软件核心技术协同研发,推动云基础架构、分布式存储、云原生、弹性计算、数据虚拟隔离和计算资源管理等领域的技术突破。加强边缘计算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建设,提高异构融合、数据跨域、共享传输和底层平台间的协同性。依托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互补性,在物联网、工业互联网、CDN、智慧交通等场景中加强规模化融合应用推广,鼓励混合云平台建设。

5G+扩展现实。加快推动基于5G网络的虚拟现实、增强现实、混合现实等技术创新应用,打造虚实结合、跨越时空的信息技术应用新模式。稳步推进5G商用网络基站铺设与推广进程,鼓励开拓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扩展现实等5G应用场景。推动三维、四维图形生产、动态环境建模、实时动作捕捉、快速渲染处理等技术创新,研究推广虚拟现实、增强现实相关开发工具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。

区块链+量子技术。推动建立区块链与量子信息技术的协同攻关机制与融合创新。支持在共识算法、密码技术、分布式计算或存储、隐私保护、智能合约、跨链和治理机制等领域的研究攻关。加强量子信息技术在密钥分配、隐形传态、安全直接通信等领域的技术突破。探索区块链与量子技术在金融科技、加密通信、能源管理、网络安全等场景的应用、成果落地转化与融合创新。积极参与开展区块链技术和量子技术的国际、国家标准制定与测评。

五、保障措施

(一)加强组织保障

健全组织协调机制,在政策落实、行业监管等方面加强部门联动。持续推进软件首版次、团队奖励、税收优惠等政策落实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制度,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探索适用于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发展的监管措施。加强市区联动、区区协同、政企协作,形成多方合力推进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格局。

(二)强化人才支撑

优化产业人才队伍结构,聚焦人工智能、集成电路设计、基础软件等前沿技术,面向全球推出更大力度、更加精准的高端紧缺人才引进政策。鼓励职业学校优化信息技术相关专业设置,扩大招生规模,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新模式。打通在沪企业与高校、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协作路径,有机整合沪商、沪校校友、返沪海归、在沪外资公司等人才资源,服务具有上海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。加快完善适应在线新经济新职业群体、新就业形态的纳税征管、劳动监察、从业保障、职业评价等政策举措。

(三)拓宽投融资渠道

发挥资本市场对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,加快培育和发展风险投资市场,吸引国内外优秀企业在沪布局。继续加大政策性资金的支持力度,按照“整体设计,分期实施,政府引导,民资助力”的规划,打造面向软件、信息服务业、网络安全的产业基金。依托上海金融中心优势,支持企业参与主板、科创板等资本市场,解决企业融资、并购难题。

(四)优化产业布局

服务国家发展战略,探索构建新型数字总部经济高地,全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、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。持续优化本市信息服务业总体产业布局,积极推动重点软件产业园区的升级扩容,为产业发展谋划新空间。引育结合,重点集聚在线新经济龙头企业,发挥在线新经济生态园特色产业基地的引领、赋能和带动作用。积极引导,加快筹建网络安全特色产业园区,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。

(五)完善服务机制

加强政企联动,完善产业运行监测及统计分析体系建设。强化对企服务效能,依托一网通办优化企业服务机制建设,完善重点企业跟踪服务机制,持续改善营商环境。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,引导建立多类型、多载体的新型服务平台,为企业提供政策宣贯、品牌建设、企业注册、公司财务、法律、知识产权、投融资及海外推广等专业咨询服务。鼓励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模式、新应用在上海率先落地。

(六)深化开放合作

依托“一带一路”桥头堡优势,鼓励企业加快拓展国际市场,完善与国际组织、产业联盟、知名企业等多层次沟通对话和协同合作机制。积极参与全球开源技术社区和开放体系建设,鼓励企业在技术研发、标准制定、产品服务、知识产权等方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。支持企业团体组织和参与国际高水平论坛、活动、赛事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吸引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来沪投资兴业。鼓励跨国公司、科研机构在沪设立研发中心、联合实验室等,开展项目开发和人才培育。